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 2017年力帆战绩(力帆2018)

2017年力帆战绩(力帆2018)

来源:24直播网

时间:2025-10-11 16:54:17

2017年,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在这其中,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出色的战绩,再次成为了球迷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带您回顾2017年力帆的辉煌战绩,一起感受那一年力帆的激情与拼搏。

一、力帆2017赛季概述

2017赛季,力帆足球俱乐部在中超联赛中取得了第10名的成绩,较上一年有所进步。在足协杯和超级杯等比赛中,力帆也表现出色,为球迷奉献了一场场精彩对决。

二、力帆2017赛季战绩亮点

1. 中超联赛:力帆在2017赛季的中超联赛中取得了10胜10平14负的成绩,积40分,排名第10位。虽然未能进入前八,但力帆在赛季中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尤其是在与强队的对决中,力帆队员的表现赢得了球迷的赞誉。

轮次对阵比分主场/客场
1北京国安0:1客场
2广州恒大1:2客场
3上海上港0:1主场
............

2. 足协杯:力帆在2017赛季的足协杯中表现抢眼,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进入八强。在八强战中,力帆与广州恒大激战正酣,最终以点球大战失利。力帆在足协杯的表现依然赢得了球迷的认可。

3. 超级杯:2017赛季的超级杯,力帆与广州恒大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在比赛中,力帆队员发挥出色,一度将比分扳平。力帆以1:2的比分不敌恒大,但这场比赛无疑展现了力帆的拼搏精神。

三、力帆2017赛季球队亮点

1. 主教练保罗·本托:2017赛季,保罗·本托带领力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他的带领下,力帆队员们的战术执行力得到了提升,整体实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2. 球员表现:2017赛季,力帆队中有不少球员表现出色。例如,中场核心蔡慧康、前锋卡埃比等,他们为力帆的战绩做出了重要贡献。

3. 青训体系:力帆俱乐部一直注重青训体系建设,2017赛季,力帆青训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果。多名年轻球员脱颖而出,成为了力帆队中的新生力量。

四、力帆2017赛季总结

2017年,力帆足球俱乐部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虽然在联赛中未能进入前八,但在足协杯和超级杯等比赛中,力帆的表现足以让球迷感到骄傲。展望未来,相信在保罗·本托的带领下,力帆会在2018赛季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五、力帆2017赛季展望

1. 球队阵容:2018赛季,力帆将继续优化球队阵容,引进更多高水平球员,提升球队整体实力。

2. 战术体系:保罗·本托将继续完善力帆的战术体系,使球队在比赛中更具竞争力。

3. 青训体系:力帆将继续加大对青训体系的投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俱乐部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017年力帆战绩可圈可点,球队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力帆会再创辉煌,为球迷带来更多欢乐。

2017年中超你最希望哪两支球队降级为什么

在六月底,由于韩国方面对海外效力球员回国服兵役有必须在K联赛效力半年的规定,延边队队内连续首发并打入3球的韩国球员尹比加兰返回韩国,租借加盟济州联队,大将离队对本就实力不济的延边富德队来说是一个打击。更令延边队雪上加霜的是近日,富德集团已经决定不再为延边队继续注资,在二转期间失去资金支持的延边队即使想引进球员顶替尹比加兰也是有心无力。几重打击之下,这支延吉球队恐怕已经难以回天,基本锁定了一个降级名额。

从积分上看,排名倒数第二的江苏苏宁队仅积9分,河南建业队积11分,常年保级三兄弟长春亚泰队、辽宁开新队、天津亿利队同积13分,贵州恒丰智诚队与重庆当代力帆队同积15分,上海申花队少赛一场积16分,在通常状况下,降级球队应该会在这些球队中产生,个人认为,虽然苏宁队目前身陷保级圈,但是以他们的阵容实力,在卡佩罗的调教下应该可以逃离泥潭,上海申花队的实力和底蕴也没有降级的风险。长春亚泰队、辽宁开新队、天津亿利队这三支同分球队保级经验都很丰富,也都曾在赛季末上演过生死大逃亡,如无意外,他们依然还是保级无忧。

2017赛季长春亚泰有几名外援 2017赛季长春亚泰球员名单

2017赛季长春亚泰外援:5名外援为马里尼奥、伊斯梅洛夫、伊哈洛、胡斯蒂和布鲁诺。

2017赛季长春亚泰球员名单:

守门员:1号刘宇、13号祎凡、23号吴亚轲。

后卫:2号殷亚吉、3号闫世鹏、4号于睿、5号伊斯梅洛夫、14号积施利、15号孙捷、16号蒋哲、17号范晓冬、18号郭亮、33号张笑飞。

前卫:6号裴帅、7号马里尼奥、8号杜震宇、10号胡斯蒂、11号王金良、19号曹紫珩、21号何超、22号李尚、24号阎峰、26号左伊藤、27号张力、28号关昊、29号谭龙、32号李光、37号周大地。

前锋:9号伊哈洛、20号韩德明、31号程长城、35号布鲁诺。

扩展资料

2017赛季长春亚泰战绩

2017赛季中超联赛前三轮,李章洙带领的长春亚泰遭遇三连败,直到第四轮的东北德比中,长春亚泰才战平了辽宁宏运拿到了新赛季的第一分。第五轮,长春亚泰主场2-3不敌上海申花,球队2017中超联赛开赛五轮以来未尝胜绩。输球之后,长春亚泰韩国籍主教练李章洙被俱乐部剥夺指挥权,此前球队的技术顾问陈金刚转任代理主帅职务。

5月2日,2017年中国足协杯第3轮,中甲球队呼和浩特小草主场2-1淘汰长春亚泰。5月4日,长春亚泰官方宣布,李章洙不再担任长春亚泰队主教练职务,俱乐部技术总监陈金刚接任主教练职位。7月1日,为亚泰在中超联赛共出场136次的裴帅正式加盟天津权健队。9月24日,2017中超第26轮,长春亚泰坐镇主场以0-0战平河北华夏幸福。此役战罢,亚泰主场8轮不败且提前4轮保级上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

2020,新能源市场的得意者和失意者

撰文|张传宇?编辑|路由社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充满了失意者和得意者。

年初,受到新冠疫情和年度补贴下滑预期的影响,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新能源车企,陷入了发展的低潮。而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产能、消费的率先复苏,中国新能源市场终于在“跌跌不休”的走势中,走出了一条“逆势增长”的曲线。

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也呈现出一个低开高走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0年10月,该细分市场批发销量突破14.4万辆,同比增长119.8%,环比增长15.9%,已经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并且已经恢复到了2018年同期的水平,开始走上逐步摆脱政策补贴、自主造血的道路。

这背后,既有类似蔚来股价爆发,小鹏、理想顺利上市的乐观故事,也不乏企业停摆、创始人跑路的落寞背影。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汽车产业的历史也从来如此,时代大潮总会卷起大小不一的浪花,有人或被拍上岸去,有人或为后续的汹涌续上火力。2020年,在日益分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上演着一出冰与火之歌。

起落蔚来与“蝴蝶效应”

近期,一则新闻再次触动汽车行业的神经。

有媒体报道称,沃尔沃汽车旗下品牌极星汽车已和亦庄国投(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极星中国总部和极星全国旗舰展厅都将落户北京亦庄。这,或许是亦庄国投错失蔚来汽车之后又一次投资尝试。

极星首款车型Polestar1

2019年5月,彼时资金非常困难、急于融资的蔚来汽车,主动爆出获得亦庄国投100亿元投资的消息,双方将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将合作建造新的生产基地,生产蔚来品牌的首款轿车车型。

随后的故事已广为人知。蔚来与亦庄国投的“缘分”,最终并没有结果;半年后的2020年2月,合肥与蔚来汽车达成投资协议,“蔚来中国”总部花落合肥。

时间来到2020年11月,蔚来汽车月交付量达到了创纪录的5,291辆,同比增长109.3%。

蔚来、理想、小鹏股价走势

随之而来的是,蔚来汽车股价奔向了57美元的高点,市值最终超过700亿美元,根据MarketWatch提供的数据,蔚来股价在过去一年里上涨了2005.42%,今年迄今为止,蔚来股价上涨了1156.97%,超过比亚迪成为中国车企市值的第一名,甚至还超过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车企市值排名世界第三。

2019年,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被网友戏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而在2020年,李斌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反转,成为最幸福、得意的那一个。

受到蔚来股价上扬和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双重利好,2020年7月、8月,理想与小鹏汽车也陆续上市。截至11月28日,小鹏汽车股价上涨328%,理想汽车上涨243%。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最新市值高达519亿美元,合人民币3225亿元,超过了市值2989亿元的百度,一度杀入汽车公司前十的位置。

毫无疑问,蔚来、小鹏、理想已经在发展速度上至少领先了其他造车新势力一个身位,成为2020年新造车企业的名副其实的三强。美团创始人王兴就依靠对理想汽车的投资,收获了58亿元的盈利,成为这场资本盛宴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只是,在三家企业股价暴涨的背后,是不可避免的高企的市盈率,以及肉眼可见的估值泡沫。12月初,三家公司的股价在经历了高位疯狂之后,再次回落寻找支撑点。

岁末的狂欢之后,2021年最大的悬念或许就是,蔚来、小鹏、理想还能继续稳做得意者吗?

另一边,蔚来和李斌们越闪耀,就越能衬托出亦庄国投的失落。错失蔚来、再次转投极星汽车无异于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投机。但是,从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策略来看,“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或许又可以看作是反向操盘的典范。

亦庄国投忽略的一点是,中国汽车产业向来是一个与国家政策、地方政府紧密关联的长周期、高投资产业。比如汽车车型的生产、上市都需要主管部门授予相应资质,而生产基地的投资,都与政府的招商政策息息相关。

2019年的蔚来汽车,缺乏的正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与背书者,而不是等待蔚来自我反弹、造血的旁观者。比如,前不久亮相的智己汽车,就走上了“传统车企+优势供应商+地方政府”的造车新模式。

当然,亦庄国投“签而不投”的举动,也能理解。毕竟,在投资行业拥有不错战绩的高瓴资本,也在2019年四季度彻底清仓了蔚来汽车的股票。

上面两位投资者的选择,也给了“风投政府”合肥市一个长线投资蔚来的机会。

2007年,合肥市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2019年,又拿出100亿重仓新能源,投资蔚来。合肥市政府投资战绩超越大多数投资大佬的背后,是其在标定赛道后会真金白银投入巨资引入头部企业,并提供一系列优惠条件。

合肥市政府,堪称2020年风投行业的得意者。

在蔚来汽车发展利好的带动下,在招商风投方面颇有心得的合肥市,还顺带完成了江淮大众的改组计划。2020年5月,大众中国、江淮汽车共同签署了对江淮大众的增资协议。12月2日,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在兜兜转转3年以后,作为大众汽车在“南北大众”之外新晋落子合资企业的江淮大众,最终在增资协议下,正式成为大众中国的“嫡系”。

如果要为合肥引入蔚来、改组江淮大众找出一个最大的受益者。或许,非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莫属。

李斌(左)与安进(右)在交谈

2019年,在左延安之后,带领江淮汽车屡屡错失发展良机的安进,在媒体的口诛笔伐之下,陷入了一场个人公关危机。一年之后回头去看,在最后的任期内促成江淮蔚来、江淮大众最终落地的安进,反而有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得意者,也为江淮汽车乃至中国汽车市场留下了自己的浓重一笔。

得意者寡,失意者众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管理者,都拥有蔚来和李斌的运气。

在大众中国增资江淮大众的背后,隐藏着跨国车企在华寻求控制权的野心。比如,在大众汽车之外,受汽车外资股比政策的影响,戴姆勒、宝马都谋求在华合资公司股比从50%提升至75%。

在中国政府快马加鞭开启了汽车业转型新赛道加速工程的同时,外资车企仍然在企业控制权、利润分配等问题上反复周旋。

11月28日,大众集团掌门人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在领英发表了名为《我们如何改变大众(HowwetransformVolkswagen)》的长文。

“大众集团的规模、历史、品牌的当前价值以及在经典汽车制造领域的独特专业知识,在剧变时期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在长文中,迪斯坦言道。

迪斯领英发表长文《我们怎么改变大众》

12月1日,迪斯的抗争显然并未收到成效。迪斯虽然没有下课,但也没有赢得大众汽车监事会对其本人的续约合同和填补空缺职位的支持。

或许,处于改革受阻、陷入削权困境的迪斯,在艰难推行Transform2025+战略四年后,终将成为2020年岁末最大的失意者。

迪斯抛出“我们如何改变大众”的疑问,只是掀开了跨国车企转型困境的一角。在电动车面前,豪华品牌和大众类品牌,同样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从2018年开始的中国车市震荡调整,到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的出台,均意味着燃油车在中国车市的黄金时代宣告终结。

不论是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还是以大众、丰田、通用、本田为代表的跨国品牌,即使,2020年还能攫取最后的市场红利,但最终都将不得不面对份额不断萎缩的燃油车市场。

与此同时,在汽车“新四化”的变革年代,出现的另一个新现象是,汽车行业的核心供应商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前台”,成为决定未来汽车技术走向天平上的重要砝码——“他们吼一吼,汽车行业也要抖一抖”。

外媒报道大众芯片供应告急

日前,据自媒体《愉观车市》报道,受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上汽大众从12月4日开始停产,一汽-大众从12月初起也将进入停产状态。

虽然,大众中国方面回应称,芯片断供的影响被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正在想办法解决。但是大陆汽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潜在的芯片交付瓶颈或将延续到2021年。”对大众集团来说,好消息是在解决了ID.3的软件问题后,依靠欧洲市场的高额补贴,ID.3实现了月交付10,000辆的出色成绩。

但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如果每家跨国车企都走上迪斯所预见的道路,无法在战略上做到深化、持续,在技术和市场上无法做到兼顾,那么,2020年,或将成为他们集体失意的起点。

同时,南北大众的“断芯”之痛,也暴露了一个事实——我国车用芯片自主率仍处于低位。根据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的数据,我国车规级芯片超过90%依赖进口,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等关键芯片,基本全部被海外巨头垄断。

对于兼顾芯片开发的比亚迪等车企来说,这当然是一个绝对利好。但对于专注于软件算法开发的新造车企业、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乃至自主传统车企而言,这又是一个长鸣的“警钟”。

回到迪斯带有“逼宫”意味的长文,我们也不难看出,即便是迪斯这类“汽车强人”、“顶级职业经理人”,在面对汽车产业艰难转型的观念冲突、权力纷争和复杂局面时,也常常力有未逮,不得不行非常之事。

由此对照着来看曾执掌华晨汽车13年的祁玉民,即使在去职多时之后,仍然被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结局,表面上是为华晨汽车的破产终局买单,实则是表明车企变革求存的艰难与风险。

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加快“淘汰”之旅。

无论是众泰汽车、华晨汽车、力帆汽车这些老牌自主车企,还是前途汽车、拜腾汽车等新兴的造车新势力,纷纷走上停摆的道路上。

这背后,2020年最失意的不光是亦庄国投,还有押注新能源赛道却不慎押错宝的地方政府。毕竟,并非所有地方政府都有合肥市“孤注一掷”的勇气,和日趋成熟的投资know-how。

其中,最为受伤的或许要数江苏地方政府。比如,南京市参与投资的拜腾汽车,今年6月宣布融资及生产运营遭遇了重大挑战,将停工停产;比如,赛麟汽车的暴雷,为投资方如皋市政府带来许多非议;此外,淮安市政府引入的敏安汽车、苏州市政府招商的前途汽车,都陷入停摆的命运。

前途K50下线仪式

同样受伤的还有江西地方政府。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今,就有10余家造车企业投身江西各地级市,进行生产基地的建造。但截至目前,江西出产的造车新势力,除了爱驰汽车还保有行业的存在感之外,其他的企业已不可避免成为新造车运动的“炮灰”。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200个,相关规划投资金额高达1万亿元以上,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累计超过2000万辆。按照规划,这些项目大多数应该在2020年之前建成投产。但事实却是,它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客与注脚。

从对造车新势力非常开放欢迎,到如今谨慎引入新造车企业,地方政府对于新造车企业的态度在2020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今,即便电动车生产资质审批权下放了,地方政府也不能一味大开绿灯。如果只考虑引入,不考虑培育,甚至不与本地产业做深入的结合,那么,地方政府对于新造车项目的热情,注定会随着产业政策的收紧,企业产品的市场推广不利,而让本地新造车项目迅速归于冷清。这也普遍让地方政府与新势力们从曾经如胶似漆的热恋情侣,成为互相伤害的陌路人。

在这股地方政府参与的新能源造车浪潮中,还有一个异类——上海市。它不光拒绝了蔚来后续追加投资的意向,坚定看多特斯拉,而且,还通过使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行政手段,在2020年再次为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增加了推动力。

10月下旬,在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的同时,上海市出台了《关于调整本市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对外地牌照在上海市区的限行进一步升级。

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上海使用的挂外地牌私家车高达170万辆。上海“禁外令”的出台,上汽荣威的销量达到了往期的3倍,特斯拉也变得一车难求;蔚来,理想,小鹏等订单数量也成倍增长。

与此同时,11月参加拍卖沪牌的人数也比上月增加了64,771人,达到186,549人,沪牌中标率也从10月的12.7%跌至7.8%。随着拍牌人数的走高和中标率的走低,上海“禁外令”以一种间接但不可阻挡的方式,将更多意向车主推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斑窥一豹,这种来自市场的利好和趋势,无可避免的也将成为得意者的土壤,失意者的怅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